成为公众品牌 要挑大池捕大鱼撒大网

来源:网络作者:kerr发布时间:2023-05-29 11:56:31

  打造品牌要打中尽可能规模化的目标人群。圈层化的精准营销,难以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,只有实现对规模化人群的广泛触达,才能成为公众品牌。没有引爆破圈的品牌,如同一直在湖里扑腾,始终没看过海的容量。

  品牌初创期可以依靠点对点的精准营销方式,因为这个阶段追求的是高转化率,但是随着品牌的发展和体量的不断增长,精准反而成了最大的阻碍。当一个成长中的品牌在传播过程中过度追求精准的时候,就是在放弃成为一个公众品牌的可能性。

  一旦停止向大众持续传递认知,被遗忘的速度远比你想象的快得多。

  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凯度分析发现,媒体投放对品牌活跃度及市场份额影响显著,如果一个季度削减了50%的营销支出,品牌活跃度将减少19%;如果整个季度没有任何广告投入,活跃度将下降一半;如果半年没有任何广告的投放,直接反映到销量上,平均销量减少13%。

  流量投放动辄数亿计曝光、几千万级阅读,企业自以为火爆全网,然而消费者对你的认知远没有企业自认为的那么乐观。这些数字不代表真实有效的阅读。消费者是善忘的,大脑习惯于过滤掉对自己无意义的信息,记住有价值的信息,这也是很多家喻户晓的品牌还在长期打广告、做营销的原因。

  熟悉带来安全感,陌生带来危机感。

  当品牌广告已经为消费者建立了认知和兴趣的基础,等到效果广告再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,你在消费者眼里就代表了一个很多人在用的品牌,一个有社会共识的品牌,而不再是一个不知名的杂牌或白牌!

  品牌共识是消费者对品牌形成的统一认知,第一是认识你的名字,第二是认识你的价值。如果你有足够优秀的产品或服务,却没有配得上它的销量,往往原因只有一个:认识你的人还不够多。

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·卡尼曼教授指出:让人们记住一个概念或一个事物的最好方法是不断重复,因为人类根本分不清什么是熟悉感什么是真相,熟悉的东西会让消费者心智放松,做出舒服而轻易的条件反射式的判断。

  传播要忌贪,想说越多越容易失败。

  大而宽泛的概念既难攻、又难守。信息过多,消费者会感到迷茫,你到底是谁,你到底代表什么?如果想要的太多,难免就会顾此失彼。

  核心战略是打造一个专属于你的词汇,建立一个专属于你的位置,所有的营销活动都应该围绕着这个词去开展、投入、积累,最终在顾客的心智中拥有一个词。

  广告语的出圈密码是穿透力和爆破感。

  定位是品牌发展的方向盘,但品牌定位并不直接等于广告语,广告语的使命是让你的品牌和消费者产生关系,激发消费者对品牌的兴趣。

  要把品牌的战略性定位用语,翻译成消费者感兴趣的沟通性语言,才能让消费者想认识你、有兴趣多看你一眼。